上海的建设用地已经饱和,这两年大量的建设项目从原来的新建转变成改建。充分利用零碎的城市空间变成了这两年的主题。城市微更新,这一新的口号被市政府落实引导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说是微更新,其实只是和之前的大拆大建相比来说的。其建设规模从一个市民角度来说,从一个使用者个体来说,还是很巨大的。以单位个体使用者而言,日常的使用面积都是以百平方米为单位的。与这些微更新相比,一条一公里长的街道,几千平米的桥下空置空间,还是十分巨大的。当然,从动不动几十万平米的开发建设体量来看一个设计,到以几千平米的尺度来看一个设计。确实是拿着显微镜来观察了。这一点上,设计的精细度是在提升的,设计与人的关系是更紧密的。只不过决策者是否能快速转换思维,从大规模标准化的设计中转换评判设计的眼光,这是一个考验。
桥下空间效果图
传统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手法,大多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路”。套路用的是否熟练,是否高效,是大多数学校和设计院公司的一个潜规则。如:一个设计,首先要从设计任务书入手。那什么是设计任务书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含糊的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简化成几个项。具体说,如果你作为一个使用者,想要一个称之为“家”的地方来容纳你的生活。这个“家”在任务书中就被切分成了“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每个被刚才这些名称定义的空间,又被进一步细分,进一步定义。最终每一个定义都变成了若干个解决方案。如卧室必然有床,床必然根据人数分为单人床和双人床。一个睡觉的需求,就被最后物化成了对床的选择。这个过程在传统的设计套路里,是行之有效的。因为用一个可控的模式来限定住了一个不可控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设计探索。从此,睡觉的需求不再需要去思考什么是睡觉,睡眠分几种,睡眠的质量又是如何和环境空间发生关系的,每个人的睡觉习惯又是如何的。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再需要被考虑,只需要选择一个叫“席梦思”的东西,然后选择单人双人,欧式还是日本式。从商业角度和工业化来看,这样的流程是完美的,是进步的,是要被歌颂的。但作为一个设计师,看到的则是一个个被商品物化的生活,一个个没有设计的“设计”。
我们的生活正是被这样的“商品”定义着,物化着。作为一个现代人,已经无法摆脱这样的限定。但作为一个设计师,如果对自己每天的设计工作的认识停留在上面所说的任务书的定义之中。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背离了设计的本意。而这样的错误几乎存在于从学校教育到现实社会上。不但存在,而且占主导。不但占主导,而且几乎被认为唯一正确的方式。我无意讨论这样现实存在的历史路径,不想一路讨论现代主义,功能主义,苏联模式的影响等等等等。我想说的是,无论历史是怎么过来的。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已经在这里了。站在了历史的最前端。我们能否摆脱对“设计”套路的惯性思维,重新审视设计本身的价值,重新发现寻找更好的设计方法,这对每一个设计师来说,才是真正的设计考验,而不是更快速的排出符合人防和防火规范的地下停车库平面。
在每一个经手的项目里寻找一套量身定做的设计语汇和设计解决方案,是一件富有挑战但十分有趣的事情,特别当这个项目本身就具有特殊的独特性,正如最近接触的一个项目:虹桥中心花园的桥下空间入口。
桥下空间鸟瞰图
桥下空间本身的空间独特性加上作为公园入口的功能重叠,为这个项目带来了不一样的难度。而设计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从对进入公园的主要人群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分析出不同的功能需求。
人流分段时间表
人群功能细分
而不是从任务书中罗列的一些常规功能进行分配面积。事实上,很多时候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功能需求都是没有经过调查,只是想当然的所谓常规功能需求。这样的结果对于之前的常规追求速度的项目而言,是效率的体现。而对桥下空间这样的特殊项目,会带来巨大的设计结果与实际不匹配的结局。事实上这种不匹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几乎每个人都能从自身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这样的事情。在这个项目中,区分了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了大致的区域,让有些需求可以利用时间错开空间使用。
桥下空间平面图
由于公园连接地铁站,有大量的人流穿越公园。对于通勤的人流,又根据不同的速度区分出上下班的快速人流和日常进入公园的人流。避免了传统公园入口设计成开放式的大通道入口,既浪费空间又造成人流通行的不同方向的冲突。
桥下空间流线图
在设计语汇上,现有桥下空间大量的圆柱形支撑柱是一个显著的空间支配语汇。巨大的混凝土圆柱支撑其整个梁,由梁托起桥面。这个清晰的空间与力学结构关系是桥下空间的空间基调。
桥下空间分析
基于这个特点,设计语汇用了大量的市政设施常用的PVC管来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通过大小不同的排列组合,空间切割。形成了功能需求的各种空间:灯具,花坛,座椅,休息区,凉棚,封闭的功能空间如厕所。
具体形式与功能转换
空间功能生成
这些不同的经过切割的圆管形成的空间多样性十分迷人,但同时又保持了设计语汇元素的统一性,为整个入口桥下空间带来统一的视觉元素。
桥下空间效果图
桥下空间效果图
桥下空间效果图
设计结果的与众不同,是从项目不同的解读出发的。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不同解读,才导致了不同项目的设计结果。一个新的设计结果必然是从一个不同的解读开始的。巧的是,与这个桥下空间不同,我之前还真设计过桥梁。多年前当我还在上班的时候,设计过上海徐汇西岸的龙腾大桥。当时的设计任务书要求是配合2010世博沿江景观带设计一个景观桥。
徐汇西岸龙腾大桥
常规的设计套路一定是,先确定桥梁采用的结构类型,然后再在这个结构类型基础上做造型美化,取得有别于其他桥梁的“景观“效果。这是由于桥梁设计常规上是由桥梁工程师主导的”结构“设计,和建筑师的设计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设计。与这次的桥下空间的设计路径类似,当时从分析需求使用出发,分析了周边未来使用人群的需求,把桥分为上下两层。
龙腾大桥立面
利用人流和车流的速度不同而对跨江的弧度要求不同,设计了上层缓和的弧度跨越更大的长度作为车流同行,下层更剧烈的弧度和更短的跨度作为人流和自行车的同行。
龙腾大桥效果图
龙腾大桥概念图
人车完全分流,互相都见不到对方的存在。这样的好处是,下层的人流通行空间完全变成了一个跨江观光游乐的休闲空间。
龙腾大桥人行空间
设计任务书是标准化商品化的设计流程产物。与之配套的是流程化的设计思维模式。这个在上面已经说了很多了。流程化的好处是效率。但效率不再成为必须的时候,重新思考设计任务书,是找到新的解读项目的一种方法。
文 | 王青
授权请联系 office@origin-architecture.com